冷冻虾仁是不少消费者喜爱的水产品, 广泛应用于家庭烹饪、餐饮加工等领域。然而, 2025年央视“3·15”晚会的调查发现, 部分冷冻虾仁生产企业在加工过程中存在违规使用保水剂、过度包冰等现象, 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。
(1)冷冻虾仁超量添加保水剂成行业潜规则
调查发现, 部分企业在冷冻虾仁加工过程中违规添加磷酸盐类保水剂, 以增加含水量、提高重量, 牟取不正当利润。国家标准规定, 磷酸盐添加量不得超过每公斤5克, 而部分企业的实际添加量高达30克, 超标数倍。专家指出, 适量使用保水剂可改善口感, 但超量摄入可能引发消化系统紊乱、钙磷失衡, 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。
(2)包冰增重 "套路":1 斤虾仁解冻剩 3 两
除违规添加外, 部分企业通过“包冰衣”二次增重, 冰衣比例最高达70%。标称500克的虾仁, 解冻后仅剩150克, 缩水率高达70%。此外, 部分企业生产环境脏乱, 直接封装发货, 卫生条件堪忧。
针对冷冻虾保水剂问题, 可通过GB 5009.256-2016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-食品中多种磷酸盐的测定》标准进行检测, 标准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磷酸盐、焦磷酸盐、六偏磷酸盐、三偏磷酸盐、三聚磷酸盐, 可用于监管冷冻虾仁是否违规超量添加磷酸盐类保水剂。
GB 5009.256-2016详细解读
检测项目:涵盖磷酸盐总量、磷酸盐、焦磷酸盐、六偏磷酸盐、三偏磷酸盐、三聚磷酸盐等, 全面排查水分保持剂使用情况。
检测范围:适配虾、鱼等水产, 以及白条鸡、白条鸭、羊肉卷、牛肉卷、速冻水饺、速冻汤圆等多类食品, 满足企业多元检测需求。
检测方法:
(1)试样制备:
鱼、肉类及其制品:捣碎混匀, 冷冻保存。
蔬菜、水果:清洗、切碎、混匀, 制成匀浆备用。
奶粉、乳制品饮料、饮料:摇匀使样品均一化。
油脂、脂肪:研磨成均匀泥浆状, 避免水分损失。
谷物类、糖果、膨化食品、调味料:粉碎后混匀备用。
(2)样品提取:采用50mmol/L 氢氧化钠溶液 洗入比色管, 80℃超声提取30分钟。经过 离心(8000r/min, 4℃, 10min), 取上清液备用。
(3)样品净化:通过 0.45μm 水性滤膜 及 OnGuard II RP、Ag、Na 柱 进行净化(高氯样品需额外净化)。
(4)色谱检测:通过阴离子交换柱分离, 电导检测器检测。以标准曲线计算磷酸根含量, 单位 mg/kg。
对于冷冻虾企业与品牌方们, 严控供应链质量已刻不容缓!建议企业在选择冷冻虾供应商时, 注重冷冻虾相关抽查和检测, 其中保水剂使用合规性检测是品质把控的关键一环。赛德斯威(SATISFY)可提供 GB 5009.256-2016 检测服务, 助力企业守护品牌口碑, 赢取消费者信任。更多内容请联系赛德斯威客服。
上